作者:陈勇
“革命烈士田仁阳、刘国春、李泰华、方长松、何先周、万义生,你们的亲人找到了!你们九泉之下有知,请放心,亲人们会来看望你们的。”9月29日,湖南省龙越和平公益发展中心秘书长夏衡芳在省民政厅优抚处讲述有关为抗美援朝烈士寻亲的故事,动情之处,眼含热泪。
东北多个烈士陵园,发现“湮没”的湘籍烈士墓碑
今年5月,省民政厅收到民间志愿者寄送的资料,表明有154名湘籍抗美援朝烈士安葬在东三省和北京的数个烈士陵园当中,由于年代久远,加上烈士身份信息模糊稀少,60多年来没有亲人前去祭拜。
“革命烈士为了祖国和人民的利益,牺牲了宝贵的生命,我们要永远铭记他们的丰功伟绩,传承他们的崇高精神。”省民政厅党组书记、厅长唐白玉知悉后高度重视此事,当即指派专人对名册进行比对甄别。经比对烈士褒扬信息系统,其中18人在当地烈士英名录中有记载,5人疑为河南省烈士,1人重复,剩余130名烈士在我省烈士英名录中没有任何记载。
快速准确搞清楚烈士详细的情况,是对革命英烈及其亲人最好的告慰。为此,省民政厅通过政府购买服务,委托湖南省龙越和平公益发展中心,为没有录入烈士名录的湘籍抗美援朝烈士寻根,确定每一位烈士的安葬地点,挖掘烈士身份信息,确定烈士籍贯,寻找烈士亲属。
为了推动项目进度,7月中旬,省民政厅优抚处与公益组织一起,赴辽宁部分抗美援朝烈士陵园调研湘籍志愿军烈士情况。当他们看到部分烈士墓、清冷异常的情景,更加激起每一个人尽快为烈士找到后人的决心。
随后,龙越和平公益发展中心组织东三省志愿者团队,行程1500公里,对130位湘籍志愿军烈士所在的16个烈士陵园实地考察,找到104名烈士的墓碑并为其拍摄照片,为7名没有墓碑的烈士找到了相关文字资料。除此之外,志愿者还深入就近的另外9个烈士陵园探访,又发现了14名湘籍烈士陵墓。经过资料比对、核实、整理,最后本次公益行动确认126位湘籍志愿军烈士安葬在东三省。省民政厅表示,下一步,将遗漏的烈士补录入我省烈士英名录,还要协助做好把他们的英名刻入当地烈士陵园英名墙的工作。
多地志愿者开始行动,已为6位烈士找到了亲属
龙越和平公益发展中心发动我省14个市州志愿者团队,为所属地志愿军烈士寻亲。今年67岁、网名叫天空的益阳老伯10年坚持做公益,找到过150多位抗战老兵,听说为志愿军烈士寻亲,他二话未说,背上行囊又出发了。
8月27日,他和其他几位志愿者一起,来到资阳区杨林坳乡竹咀村,他们认为烈士名册中的“47军139师的田仁阳”很可能是此地生人。来到该村,一位叫田正明的老乡接待了大家。老田今年47岁,说他的伯伯叫田重阳,与烈士中的田仁阳只一字之差,生前来信也是“47军139师”,出生1934年,牺牲1952年,与他们田家的族谱也相符。
说着,他翻开准备好的“田氏族谱”,上面果有“荣陔次子耀前,字重阳,民国廿三年九月初九生,1952年终于朝鲜,抗美援朝烈士”字样。在“荣陔次子”这栏的前后,还有长子华林、三子菊钦和四子海棠的记载。田正明说,田重阳是他的二伯,大伯已过世,他的父亲是老三。接着,又介绍了在座的父亲和四叔,及大伯的儿子田雪清。
田雪清1970年当兵,今年66岁,说二叔是重阳节生的,所以叫重阳,至于烈士墓碑上的“仁阳”,很可能是南北口音谐音造成的,也可能与当年家里穷,二叔“只念过几册书”有关。四叔海棠大爷在一旁补充:“二哥当兵那天,是我去送的,乡政府敲锣打鼓,好不热闹!二哥去朝鲜后只来了两封信,第一封说他一上战场就挂了彩,现正住院治疗;第二封说又要打仗了,结果就再无音信……”
田正明接着说:“抗美援朝战争结束后,村里出去的四个,回来一个、牺牲两个,唯独二伯没消息,去问乡政府,乡政府也搞不清。但每年村里搞慰问,还是有我家的份,一只封子(礼品)一挂肉,每年补贴60工分。”
天空等志愿者将寻找情况、田氏族谱、乡村证明等拍照整理上报省民政厅、龙越和平公益发展中心,得到一致认可。与此同时,找到刘国春、李泰华、方长松、何先周、万义生5位烈士的亲人的好消息,也传到了省民政厅。
夏衡芳最后坚定地表示,只要有一丝希望,他们就不会放弃寻找,要为更多的志愿军烈士找到亲人,还要尽可能找到适当的方式,组织这些烈士亲人去东北烈士陵园,现场看望祭奠革命英烈。(陈勇)